笔趣阁 > 半空烟雨文集 > 临邛游记严君平墓

临邛游记严君平墓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

    严君平原姓庄,名遵,字君平,因班固汉书避汉明帝(刘庄)讳,将其改名为严遵,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辞赋家,蜀人。据说他的墓在蜀中有两处,其一在郫县平乐山,其二在邛崃君平乡。我于今天才打算去君平乡看看,看看他的墓,倒不是冲着这古墓去的,一座坟墓又有什么看头呢?——我是冲着严君平这三个字去的。

    几经辗转,我终于找到了严君平墓。这座严君平墓在南君平乡,其地名曰万石坝严河湾。原来,君平乡在成都有两处,一是今成都彭州市与郫县唐昌镇平乐山交界处的北君平乡,再者就是邛崃的这个南君平乡了。此处的严君平墓,真是让人感到寒碜,和一般的荒茔并没有多大区别,如果不是有几块石碑,还一点也察觉不出来这是一个“名人”之墓,一个1992年7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处所。——墓地在一处农家的院落旁边,处于半包围之中,周围有参天麻柳树数棵,其余皆是竹林,伴有坟茔几座,因天时又秋雨绵绵,其地路面已是一片泥泞,坟墓上杂草丛生,几与人高。石碑其一,竖书“汉隐士严君平先生墓”几字,另有记述严君平先生生平的石碑二,我踌躇少许,将碑文摘录于后: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曰:“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君平以为卖卜虽贱业,但因势利导,引人向善,于众有益。君平日卜数人,得百钱足自养,便闭户下帘,从事哲学研究和著作。

    严君平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著有老子指归、周易骨髓等书传世,影响深远,三国蜀名士李权云:“仲尼严平,会聚群书,以成春秋、指归之文。”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秦宓传中亦谓之曰:“书非史记周图,仲尼不采;道非虚无自然,严平不演。”皆以君平与孔丘并立,赞其学识广博坚实,自立一家之言。

    严君平之道德文章,备受世人钦佩和景仰,西汉文学家扬雄赞其师云:“珍如隋珠,洁似和璧。”君平一生,崇尚自然,不谐流俗。益州刺史李疆欲聘之为吏,扬雄劝阻道:“只能以礼相见,不可强求。”时有蜀中富人罗冲,已为君平备好车马钱粮,劝其出仕,亦被君平婉言拒之,其高尚情操为世之楷模。

    三国时蜀国王商,曾为君平立祠,以示崇敬。君平生前流寓之地,如成都、唐昌(今彭州市境内)、郫县、广汉、绵竹等地遗迹,均受世人之尊重与保护,甚者,尚以君平姓字命名其地。

    汉书泛称君平为蜀人“卖卜于成都市。”华阳国志为成都人,太平寰宇记则谓“严君平,临邛人,卖卜于成都市。”明名胜志亦曰:“严君平故里在(邛)州东十五里,地名万石坝。”邛州志载:“君平墓,在州北十里童家桥。”

    君平故里碑刻,代有兴废,民国八年,邛崃修志局曾竖有“严君平墓道”碑。民国十六年,县人张清平等人在整修君平墓时,竖有“汉隐士严君平墓”碑。俱已不存

    原以为此地必有屋宇架构,或有经文可寻,或有李白等人诗文碑刻,不期一一落空,不过这样也好,让它处于历史的原始状态中,不必担心今人胡作非为的加以亵渎。我慢慢地在那里记述着这些碑文,路人皆探头相望,无以为奇,想必和我一般来此之人,他们或以见得多了罢。少顷,一个老者,也在我们身边停留下来,欲言又止的样子。我于是问他,问这到底是不是严君平先生墓。老者随即与我聊了起来,看样子还颇有些兴致,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告诉我,说这是严君平墓,千真万确,说它都有“很多年生”了。我自是不信,因为,据说在成都彭州市与郫县唐昌镇平乐山交界处的那座墓才更具有可信度。老者再三肯定,说他就姓严,他们这个地方名童家桥,这个村子里的人全都是姓严,是严君平后裔。还特指给我看严君平墓周的几处严氏坟茔。我于是也有了兴趣,出于礼貌,询问其高寿,言七十有九。我见他颇为仙健,善谈吐,便和他互聊了很多关于严君平的故事,他更是兴味盎然地引我去看“君平竹”“君平竹”就离墓地不远,——并不是这里的所有竹子都是君平竹“君平竹”自有区别。在我看来“君平竹”与普通毛竹并无二致,只是老者在比划着手指指给我看它们的不同之处。其竹名“君平竹”传为君平手植,曾用于制作卜筮的签具。今严河湾一带严姓人家皆为君平后裔,想来也不必探究其墓之真伪了罢,总之算是了却我一个心愿。

    2

    邛崃市大有游趣的绝不是这座古墓,而是如临邛古镇大北街、平乐或天台山风景区。我今天来探访严君平古墓,纯粹是因为严君平其人在中国道家历史上的神秘地位。严君平其人其事,以前我所知并不多,相反还实在有限,最多也就是在一些古典诗词里看到过一些有关“乘槎”的释疑,里面或有提到严君平的。但其中不可信处亦是很多,互相矛盾,实在令人费解。今略附之共鉴:

    其一,魏晋张华博物志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近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乘槎而去。十余月至一城郭,见宫中有织妇,又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因问:‘此是何处?’答曰:‘访严君平则知之。’因还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其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其二,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荆楚岁时记也有记载:“汉武帝令张骞使大夏,寻河源,乘槎经月而去,至一处,见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骞问曰:‘此是何处?’答曰:‘可问严君平。’织女取支机石与骞还。后至蜀问君平,君平曰:‘某年月日,客星犯牛女。’所得支机石,为东方朔所识。”

    这两则描述,尽管各有不尽相同,实为一个被神化了的故事。博物志说的是有人乘槎出海,误达天河,才看到了牛郎织女,而岁时广记引荆楚岁时记却是明指是汉张骞,乘槎溯河源而上得此奇遇。(如以汉张骞计,到扬雄“赞其师”严君平乃高寿之人,据说享年九十有一,须知,张骞和扬雄至少相差六十余年,然似乎不大可能同时与学识渊博之君平问学,仅扬雄倒有可能)。最无异的是,他们皆云“访严君平则知之”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严君平真可谓是无所不知的仙者。而三国李权、秦宓,更是将其与孔子并立,莫非严君平真是“庄子”不成?他恰巧也是姓庄啊?回来后,我倒是仔细查了查关于严君平的一些资料,越查越觉得疑惑多多。料不得严君平其人有假?或者说他果真是庄子,如是,那岂不更有些疑惑?先看下面这一段资料:

    严君平终身不仕,以卜筮和讲授易经及老子之学为生,由于原本姓庄,所以,生前生后也都一直被人称之为庄子。严君平是扬雄的老师,扬雄从小随严君平学习易老之学,扬雄成名之后,由于扬雄的推崇,严君平学说开始在中国各地流传开来,甚至影响到了后来道教的产生,象道教中的“太上老君”神位,恐怕多半与川人崇敬严君平有很大关系。这就是说,我们现在说的庄子,恐怕多半是严君平和庄周这两个人的融会形象,甚至有可能就是人们根据严君平的事迹编造的,而庄子之学,则应该是庄周、严君平、扬雄这三人学术思想的融会表达。从现在概率学的角度看,历史上的庄子和庄遵如果是两个人,那就不可能有这样多的雷同,而他们既然有这样多的因素的雷同,那么,从概率统论上看,就应该是一个人。(中华易经预测网、罗清瀚成都易经预测网严君平、杨雄简介)

    中国古文明一直模糊,不能不说是我们国人的悲哀。儒释道在中国上千年之久,凭空想像、捏造出一些人物或史事,也是让人觉得很有点荒唐,就如我们千方百计来证明我们是炎黄子孙一样的可笑。应该说,庄子与严君平是两个人的可能性要大一些,毕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庄子一书出自严君平(不排除是有人伪托于庄周)。庄子,是战国时代中叶宋人庄周所著,被梁实秋先生指为“古往今来最好的书”之一,与他认为的论语、韩非子、史记、世说新语、水浒传、柏拉图对话录等书并列,可见此书影响之广大。然而,不管是庄周还是严君平,他们终归是对中国古文化经典老子、易经或道教黄老术的推演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老庄哲学毕竟使人对人生态度和社会思想有积极性意义,值得我们肯定,尚可以暂且避开或从中纠正宗教所带给我们的消极一面。

    也许是因为南宋朱熹贬低扬雄的关系,渐渐地,严君平不为人所熟知,正合他“崇尚自然,不谐流俗”的心境一样。他“卜筮为业”而不觉得为贱,相反,还成为一大隐士,皆是后人相互推崇备至之故。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有一首诗单道严君平,其诗曰:“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观变穷大易,探元化群生。寂寞缀道论,空帘闭幽情。驺虞不虚来,鸑鷟有时鸣。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海客去已久,谁人测渺冥?”——道出了大多数人的崇敬与缅怀之情。不知是否与君平有关,自他之后,临邛一带崇尚老庄哲学的人很多,在历史上就非常的有名气,试看白居易长篇巨作诗长恨歌中就有“临邛道士洪都客,能以精神致魂魄”句。如今,我们又在哪里去寻找“海客”来“测渺冥”呢?人生如梦,弹指一挥间,我们能为世间留下什么?“夫子犹有蓬之心夫”!

    3

    君平故里地处一片平畴,是旧时“临邛八景”之一的“万石农耕”图,目今在我看来,一如鲁迅先生说的“只要翻开任何一部县志,总能找到该县的八景或十景,实在没有什么好景致了,也可想像得出如‘远村明月’、‘萧寺晚钟’、‘古池好水’这些名目来”一样。“万石农耕”与我们巴山蜀水间的大多数农村本无二致。明张敏(不知其谁)还写有万石农耕诗,其诗云:“群山环抱万丘田,绿树烟村别一天。妇饷壶浆蓬鬓乱,农疑雨色草衣偏。有年更庆无苛政,得酒相招不索钱。邛竹各扶衰老醉,龙钟分手石桥边。”——倒是写出了一幅农村自然图画。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真是一个好地方。

    我于此却并没有什么陶醉斯景的伪态,然而却对于严河湾河沿一带的杂木丛林小有兴致。那里的花蜘蛛特别多,八卦网连绵千米不绝,其蛛纹绿褐相间,看起来有毒,大者如拇指,脚长。仅此而已。

    2006年9月24~27日于邛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