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美人戟 > 第四章石破天惊试音功

第四章石破天惊试音功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暮春南国,远山含黛“玉蟾号”载着一缕哀凄与悲愤,满张巨帆,出得钦州龙门港,航向一片金光万点下的无垠碧海。

    历经沧桑世事,风雨剥蚀的“玉蟾号”现在冲开万顷波涛,向四海神龙,石扬义这位英侠的故乡疾驶着,去埋葬他的骸骨,去引发一个不可测预的恩仇风云,恩怨轮回,这是人间的思想,人间的故事。

    石扬义的遗孤——石剑鸣,就依据他临别人世前的一句话,以小小地年纪,拜别了母亲,跟随云中道人,远去西天目山里,作了十年的苦练。

    十年后,石剑鸣长大了,他已富有太多的恩怨情怀,这悲怨的情怀,在十年之期的晚秋萧萧风雨里,半夜梦回,如浩海汪洋一起涌来。

    他推开竹篱柴扉,置身于凄风苦雨之中。

    西天目山凌云古刹周围的路径,对他是太熟悉了,不管秋雨里的路径如何曲回迂折,高低不平,兼之泥泞难以举步,他却能于黑暗之中踯躅独行。

    夜雨中的凌云古刹是寂静的,只有潇潇连绵的细雨,和应着澎湃的松涛天籁。

    清凉的细雨洒落在他的脸上,像母亲慈爱的拂摸。

    他忆起故乡的老母弱妹,此刻她们是否依然无恙?

    他幻想着用一支金光闪耀,神奇威猛的“孽龙锤”刺进仇家的胸腔,喷射出一股殷红的鲜血,然后家人团聚。

    还有此手刃血仇,天伦相聚更值得人生快意的事吗?他在西天目山的十年里,学会不少的文事武功,这些本事就是他复仇的凭藉。

    他在细雨里偶偶独自思想着思想着。

    不知什么时候,一线清亮的鱼肚白色,出现在东方的天际,绵绵秋雨也不知几时早已停住了!

    敢情说,这漫长的秋夜,已至黑暗的尽头?

    “剑鸣!怎么如此不知爱护自己的身体!看你浑身上下,衣衫业已尽湿!”

    石剑鸣闻声忙转回头,见是自己的师兄姚淇清,不觉猛然一惊,歉然说道:“不会碍事的,师兄,淋淋雨,我反而觉得有说不出的舒畅。”

    姚淇清瞬即悟知他的心意说:“师弟!凌云古刹,仅有我们师徒三人,你的心绪不好,我还能不知道吗!”

    他顿了一顿又说道:“唔!师弟,昨晚临睡时,师父曾让我转告你,做过晨课后去见他一次。”

    石剑鸣心下不觉一喜,忙向姚淇清说:“真的吗?师兄,你知道师父为何见我?”

    “师父没有说,不过言辞之间显露,总与你下山报仇的事有些关系吧!”姚淇清猜度着说。

    石剑鸣这下子可就更高兴了,掩藏不住天真的跳跃着说:“日子终于到了!日子终于到了!”

    做师兄的又以警告似的口吻说道:“你可知道‘海天白鲸’这老怪物并非弱者,你的真功,兵刃,御邪之术,自问功力火候都已成熟了吗?”

    石剑鸣充满着自信的说:“功力火候虽然不敢自诩已经到家,不过自忖对付一个两个的‘海天白鲸’总还绰有余裕吧!”

    姚淇清有些不以为然的说:“海南帮不仅人众势广,高手云集,尤其那‘海天白鲸’的‘解元真功’和‘鲸啸’‘鲸齿’,‘鲸呼’等等邪术,端的了得!连师父当年洞庭武圣宫前,尚且有削耳之辱,师弟怎可如此大意轻敌?”

    石剑鸣有些倔强的道:“仇家固然顽强不可忽视,师兄倒也不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那‘鲸啸’、‘鲸齿’、‘鲸呼’邪术,我们不早已觅得对付之法了吗?”

    姚淇清又道:“师弟既然如此心存必胜,志甚可嘉,惟你此番下山,所负使命不仅在报你杀父血海冤仇,而且兼有湔雪师父当年削耳之辱,正应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是。”

    英姿爽朋的石剑鸣闻听师兄如此告诫,当下随道:“师兄的话,甚有道理,剑鸣敢不记取。”

    朝阳以万缕金色,透过稀薄几片雨后残云,投射于萧杀寂寥的天目南峰。

    石剑鸣与师兄正并肩齐趋,往凌云古刹走去,准备听取师父今日早课后不同平常的召唤。

    凌云古刹的正房是青瓦青砖筑成的三间房子,房门虚掩,云中道人正在运练功夫。

    只见一缕黄色的淡淡轻烟,自云中的头顶袅袅上升,并且在半空里,往间盘旋,圈成一个奇怪的圈子,圈子中央托着一支光彩灿烂,古意盎然的雪白云拂。

    那云拂在黄色的轻烟中,时而停住纹丝不动,时而翻腾飞舞,作迎击回护,展拂横扫之状。

    这奇异的功夫,是石剑鸣和姚淇清所熟知的,也是石剑鸣练得与师父不差上下的本领。

    石剑鸣见师父正练真功,不敢惊扰,两人肃立一旁,观看这美妙的奇景,领悟这真功中千万变化的奥秘。

    约有盏茶时光,金雾黄烟,纯色云拂戛然而止,练功似已完毕,两人正欲上前躬身施礼拜候问安。

    霍然,一声清脆什音,不知发自何处,回响在三间宽大的古刹之中,这什音给人的感觉是心泰神恰,智虑清爽,像是一股清凉的晨间秋风,拂面吹来。

    云中似乎极想从这清脆的什音里,求取某种变化,只见他双目紧闭,两鬓已斑的脸上,不住的发生着变化,嘴里不停念些什么,两只手的长指甲也不住的连连弹动。

    石剑鸣心想:“这什音我是知道的,它叫‘靖魔什音’,可是这功夫似已到此为止,师父为什么还在不住的一再展延,该收不收呢?”

    当然,一旁的姚淇清也有这种感觉,他两只炯炯有光的大眼,不闪不瞬的也在注视着师父的举动。

    云中似乎为使这什音产生变化,用下不少功力,看他那神情不住变化的样子,便知使掉许多功力。

    可是任何功夫到了相当程度,欲求丝移寸进,决非容易的事。

    石剑鸣对云中这种练功精神,此时分辨不出是敬佩、感动、同情,抑或是淡淡地怜悯。

    他想:“师父如此辛劳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传授给我师兄弟二人,企求艺成下山,报仇雪恨?他这么大的年纪了,还是昼夜不息不瞬,希望能有更大的成就,增加我们杀敌的把握!”

    看云中这等样子,师兄弟二人渐渐觉得紧张起来,他这般使用真力,如果功夫练不成,心情懊丧,必定有损身体的行健。

    霍然,那清脆悦耳的什音,像是被什么巨大的力量撞击了似的“碰碰!喳喳!”一阵巨响,代什音而起的是一阵苍龙似的吟啸。

    石剑鸣、姚淇清不禁猛然一惊,不约而同的暗自疑问道:“怎么这什音变了声音,是不是有什么危险?”

    但继而一想,也不禁替师父欢喜起来,这“靖魔什音”显然已经有了更深一层的功力!

    苍龙似的吟啸之音,越来越强,跟着又是一阵轰然巨响,师兄弟二人似乎觉得地心都在震动的样子,震惊得连神色都变了!

    巨响之后“靖魔什音”已经完全脱离了本来的面貌,那是千军万马,奔腾呼号,战斗厮杀之声,另外不时参杂着一阵阵春雷似的“轰隆!”姚淇清、石剑鸣站在那儿,目瞪口呆,兀自听得入神的当儿,那令人震惊的声音业已截然而住。

    云中道人睁开双目,自地上一跃站起,掩不住兴奋的带着一丝笑意说:“上天助我,‘靖魔什音’终有今日境界,实是吾等师徒应该欣庆之事。”

    又道:“二十五年前,我在洞庭武圣宫前,偶遇‘海天白鲸’苗光宗,自以为身负道家罡气功夫,便足称雄武林,谁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罡气功夫竟在那魔头‘鲸齿’秘术之前尽失效用,因有削耳之辱。

    二十五年来,为师无日无时,不在潜心修练,寻取破解之道。

    这‘靖魔什音’在十年前便已悟得运用要诀,然十年悠长岁月里,竟无丝毫之进展,直至方才,才领会到更进一层的真义,故能变清新优越之音,为激昂庞杂之声。”

    云中感于武功一事,学无止境,天下侠士孜孜钻研,日新月异。又告诫石剑鸣、姚淇清二人说道:

    “一般平庸之辈总以为‘秘术’‘邪术’为极易习成之功,实大谬不然,即以此‘靖魔什音’为例,实以高强内功作为基础,然后向上发展才得练成。”

    说罢,随即带领师兄弟二人,步出凌云古刹,展开神速轻功来到西天目北峰,一处千仞削壁之下,人在壁下仰望绝顶,白云飘渺,烟雾蒸腾,那高及数丈,粗可合抱的亘古老树,看来也不过只有半人高矮。

    峭壁边缘,有一两丈方圆的黑黝黝巨型顽石,傲岸孤悬,人在其下,心神不禁悸悸,如果那大石霍然掉下,恁是千锤金钢恐怕也必为之压碎。

    云中道人忽然胸有成竹的说:“剑鸣,你且运用‘金光白拂’把那块巨石掀下,我要立在这峭壁下试试‘靖魔什音’的功能。”

    说着,随手递过一支洁白如雪的云拂。

    石剑鸣听得师父如此做法,心中不禁一惊,显得惊疑不定的神色,踟蹰不敢举动。

    姚淇清站在一旁,心下也是紧张得厉害,暗自忖道:“师父这般以身试危,是否太过于相信自己的功夫,而未曾估量那巨石的份量?”

    只听云中催促着说:“鸣儿是否不敢相信师父的功力,如此犹疑不作举动。”

    石剑鸣神色一窘说:“师父,这巨石”他想说些什么,看了看师父一脸充满着自信的神色,忽儿又吞咽了下去。

    姚淇清也想近前说些什么,檩于师父平日严格的训教,却不敢冒然启齿。

    云中道人又唤了一声:“剑鸣还不快着运功!”

    他的面色是极为严肃的。

    石剑鸣一瞥师父的脸色,知道再迟疑下去,必定要遭到师父的谴责,随即准备运功,继而一想,师父如果真有个三长两短,我石剑鸣岂非师恩未报,反而成了罪人,那道怎生是好?

    云中道人见石剑鸣还是没有举动,不禁有些蕴怒地说道:“鸣儿为何不从师父之命!”两眼闪烁着世间稀有精光,注视着怯生生的石剑鸣。

    石剑鸣这下不敢再迟疑了,忙道:“鸣儿遵命。”随即暗运真气,把“金光白拂”演练出来。

    瞬息之间,只见一缕金色的烟雾,自他墨黑如漆的头顶上升起。

    石剑鸣右手一扬,白拂便升至半空,被那缕金色烟雾所形成的圆圈托住。

    这边,云中道人也立收怒容,平心静气,双掌当胸,口角微动,十指连连轻弹,一缕丝行管弦交错之音,跟着无端发出。

    再运神功,丝竹管弦之音,霍然一变,立为千军万马奔驰呼号,战斗厮杀之声,间而杂有春雷惊垫似的“轰隆”!

    天目旷野,山谷应鸣,古藤老树,枯叶败枝,飘飘如雨落下。

    姚淇清站在一旁,心中暗自连连战傈,心想:“惊心动魄的大变,恐将难免发生。”

    又不住的抱怨着师父:

    “这万斤巨石,如若压将下来,师父怕不粉身碎骨,血肉模糊!嗳!真也是,师父这究为何来?”

    石剑鸣见师父“靖魔什音”业已运至最高境界,急忙说道:“师父准备。”

    那耀光夺目的金色烟雾,托着一支白皑似雪的云拂,蓦然如闪电流星,往上空腾起,齐至巨石侧旁,跟着云拂一摆,迳往那两丈方圆的巨石扫去。

    座基稳固的巨石,经那小小云拂一扫,便自飞离悬崖,移至云中道人的上空。

    姚淇清这时双目仰重,心股战栗,连连抖动,一颗心直跳到喉间。

    云中大师双目低垂,神色安祥,十指轻弹,一点不乱。

    只见那巨石像只大鸟,骤然一个跟斗,笔直的往云中道人的头顶落下。

    巨风忽忽,随之发出,在千军万马的庞杂声音里,又增添了一种更为可怕的恐怖。

    巨石下落,迅捷之极。

    约至云中头顶的两丈之处“轰隆隆!”一声夏日闷雷也似的巨响。

    奇怪得令人不敢相信,那巨石陡然一声爆裂,作万千个小小石片,如落花轻絮,狂风暴雨一般,分向周围十丈以外之处,飞敞开去,十丈以内竟无半点飞灰玷尘。

    金光顿失,美丽的云拂,飘飘然落于石剑鸣的手掌之上。

    千军万马的“靖魔什音”也即刻不可闻见,寂静的天目山颠,依然只有那经年不住的松涛澎湃之声。

    石剑鸣师兄弟二人,心头千斤重压也随那巨石的飞敌,顿形移去。并在不觉间,同时以无限崇敬仰慕的眼光,朝他们的师父望去。

    云中的嘴角间,仍像平时那样,挂着一丝高雅的笑意。

    “哈!好厉害的功夫,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师徒三人,不觉一惊,循声看去!

    一僧,一尼,一窈窕少女,旁立一巨大的鹏鸟,发话的正是那年届耳顺的老尼。

    云中师徒三人,只顾得试验他们这“靖魔什音”以致连外人侵入都未曾察觉。

    三人一鸟正临风而立在百步之外的一株苍劲古松之下,各自面呈微笑。

    云中见是熟人,急忙竖掌加额为礼幽默地说道:“不知三位‘仙驾’光临,未曾远迎,还请当面恕罪。”

    说着随与石剑鸣二人趋步向前,重行施礼相见。

    僧尼二人是姚淇清和石剑鸣熟知的,那年逾古稀,童颜鹤发,双目奕奕的僧人,乃苏皖交界丹阳湖中的云梦和尚。

    那年届耳顺的尼姑以及巨鹏却远来自东海中(闽浙沿海交界处)的星仔岛,她的法号是“玄云仙尼”

    僧尼二人隔上一年半载,总会来西天目山盘桓数日,与云中道人研求武艺。

    可是那面貌娇好,身段窈窕的少女,却不知来自何方?石剑鸣一眼看在心里,只觉得她温柔中带着妩媚,真是美丽得可爱。

    玄云仙尼牵着那女娃儿一只白嫩纤细的手,指着石剑鸣师兄弟二人说:

    “那位是凌云古利的大师兄姚淇清,这位便是我常常给你提起的那位石剑鸣,你要多向他们请教。”

    又指着她向众人介绍着说:“这位是我的小徒弟秦宛真。”

    秦宛真柳腰一弯,向大家俭衽为礼。

    云中随让着回凌云古刹再作闲话,于是男女三个人,便踱开步子。

    云梦和尚、玄云仙尼、云中道人三人在前,姚淇清居中,石剑鸣却不知怎的,无意之间竟和秦宛真走了个并排。

    那大鹏鸟却远远地跟在众人的身后,迈着笨拙双足。

    前面的三位长者,一边走,一边说笑。

    秦宛真看见石剑鸣,不知怎么,竟也是那么奇怪,觉得这人身材魁梧,眉清目秀,不仅神情潇洒,而且有说不出的一份令人喜爱味道,也情不自禁地,转头偷偷地向他望了一眼。

    可不料石剑鸣无巧无不巧地,也正转过脸来,两对眼睛碰了个正着。

    四目相对,两人同时不觉心头砰然一跳,急忙转回头,目视前方。

    秦宛真已经是颊泛桃红,羞得心里像小鹿乱跳,再也不敢转头。

    石剑鸣自西天目山学艺,血海深仇,时萦脑际,可从来也没有经历过这种微妙的感情,当下心里也有说不出的一番滋味。

    说笑之间,凌云古刹业已在望,六人一鸟进得道观正殿,分宾主坐下,姚淇清遂与石剑鸣端上茶来。

    玄云仙尼落座之后,随向爱徒秦宛真说:“鹏儿飞行半日,想也饿了,你且与你剑鸣哥哥,弄些山蔬野禽,把她喂喂。”

    秦宛真听见师父如此吩咐,用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瞥了瞥肃立一旁的石剑鸣,遂与他采摘山蔬,捕获野禽去了。

    一僧,一道,一尼三人随在正观之中,笑语畅论古今兴亡,武林轶事,并研讨半年来,各人在功力修养上的心得。

    云中道人由于贵宾的到来,早把晨课后,召见石剑鸣的事忘在了一边。

    石剑鸣领着玄云仙尼的爱徒秦宛真,出得凌云古刹,一路上采摘山蔬,一边闲话彼此身世。

    原来这秦宛真,乃湖南衡山霞流市人氏,世代书香,本无习武之入。

    宛真之父官拜衡阳道,为官清廉正直,政绩斐然,甚得民心,尤关缠讼之事,明察秋毫,恩怨分明,遂遭朝中奸臣嫉妒,伺机陷害。

    某次,朝中巨臣之子,有抢掠民女,灭迫成奸之事,犯在衡阳道内,秦父因拒不受贿,大臣俟机报复,遂遭杀身之祸,全家大小,除稚龄幼女宛真,慌忙之中弃置郊野未曾遭难外,全家无一幸免。

    秦宛真适为玄云仙尼,乘鹏救上东海星仔岛,扶育养大,授以文事武功。

    二人身世各有冤仇,不觉油然同病相怜,更觉对方可爱可敬可悯起来。

    山蔬业已采摘许多,只余野禽还无半只,二人正在愁煞何处捕捉之际,忽见一群雁阵,由北向南,飞临上空,秦宛真不觉动容。

    只见她自襟下掏出一面铜钱大小的棱镜,在秋阳下,照准那列雁阵一幌。

    “啊哟!”真是奇怪得很!

    一股七彩缤纷的光带,直射青天碧空,那光带透着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与雨后的彩虹一般美丽好看。

    “啪!啪!啪!”一列矫健疾飞的野雁,竟一个接着一个,翻个跟斗,飘落地上。

    石剑鸣一旁看得不禁出神,他曾见得不少奇珍异宝,却没有看见这铜钱般大小的棱镜,只一幌,便把万里高空上的飞雁,照落了下来,这倒是一件什么宝贝。

    秦宛真见他看得出神,忙把那小小棱镜,递到他手里说:“鸣哥哥,你看吧!”

    话一出口,忙觉不对,怎么竟然叫起人家“鸣哥哥!”来了。

    秦宛真的脸上,立刻一片红晕,一直红到玉颈之上,遂即忙低下头来。

    石剑鸣伸手接住棱镜,也顺口说道:“真妹”他也觉得溜了嘴,急忙改口说道:“秦姑娘,谢谢你!”

    那面小小棱镜,看来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似是水晶一类东西雕刻而成。

    秦宛真一旁解释说道:“这小小棱镜,名唤‘彩虹棱镜’,是西藏大喇嘛,感念师父敉平叛逆之恩,赠送许多宝物中的一件,师父特以赠我。”

    她适才那份羞涩之状,业已完全退去,石剑鸣顺着她银铃似的谈吐,正把“彩虹棱镜”

    看得出神的当儿,霍然脸色一变。

    失声叫道:“秦姑娘,镜中怎么出现了这个怪物?你看,这是什么?”随即把棱镜递过她的手里。

    秦宛真接过棱镜,也不觉脸色一沉,十分惊疑的说:“这怪物,妹妹还真未曾听闻过呢不过它可能就在百步之内。”

    石剑鸣原先以为那可怕的怪物形象是棱镜里的变化,听她这一说,十晓得这棱镜不仅可以凭藉日光,眩射高空雁阵,并兼有透视百步内的妖魔鬼怪之功。

    两人随即拾检起落雁,堆放一边,四处寻找。

    不费多时,只听得一声低沉,粗犷的吼声,自左方传来,二人随即循声觅去,走不到五十步,忽然一股奇异的血腥异臭飘来,二人不觉心头闷塞。

    二人忙运真气,慑心提神,镇定的戒备着往前走去,前面一片参天古木,浓荫深处,是一个污浊的沼泽。

    一对亮如电炬的凶睛,在浓荫黑暗之处,烁烁发光,二人随即止步。

    凶怪见有异类来近,猛然狂吼一声,山崩地裂,震得两人心胸欲裂欲碎,跟着,那凶怪的半个身子,也便暴露在稀疏的森林空间。

    哎哟!一只那么硕大的头,一张那么大血盆似的嘴巴,绿惨惨,闪烁烁,眩人眼目的凶睛,两只长约及丈的巨爪,一左一右伸张在前面。

    这怪物的额头上,不是鳞甲,也不是鬃毛,却是一堆凹凸不平的紫色肉瘤,紫色肉瘤之中,又生着星星片片地白惨斑点。

    二人心中一檩,急欲后避,心想:“二人手中俱无兵刃,怎么来对付这硕大凶怪?”

    凶怪见有猎物走近,那肯轻易放过,又是一声狂吼,跟着后半只身子也扑出了沼泽。

    石剑鸣急忙挺身在前,掩护住秦宛真,并即迅错双掌发出一股凌厉凶猛的劲道,往那怪兽推去。

    那怪兽却也厉害,对那么一股劲强的真力,竟然不躲不闪,只把那大嘴巴一张一合。

    天呀!内家劲力,竟在巨口一张一合之间,完全给吞了下去。

    扑出水面的后半只身子,跟着像只牛尾巴样,霍然前翻,夹带着忽飕飕地巨响,以雷霆万钧之势,往石剑鸣、秦宛真二人的头上横扫而去,威猛、迅速、恐怖。

    这怪物的后半只身子竟是一条茶盅粗细的尾巴、长约一丈六尺,配在如此一只硕大的脑袋后面,显得不伦不类,极不相称。

    这尾巴的颜色,不黑不黄,就像那沼泽污浊的水一般,显得污脏、丑陋,令人呕心,在

    这黑黝黝,黄莹莹的长尾巴上,还点缀着像秋夜繁星一般的小白点子,越发增加了石剑鸣二人的恐怖感觉。

    石剑鸣见首招强劲真力,被凶怪化解,知道再出类似招术必将无法阻挡这怪物翻尾巴的猛袭,看尾巴扫至且近,忙喊:“秦姑娘,蹲下去!”

    二人刚刚蹲下,那茶盅粗细,雷霆万钧的尾巴,已贴发梢扫过,差以毫厘,即将不堪设想。

    石剑鸣、秦宛真躲过凶怪尾巴的横扫,随趁下蹲之际,各自检拾起一大把碎石头,二人不约而同,贯足劲力,照准那凶怪的双睛处,如落花飞雨一般,掷撒而去。

    那怪物既见他们躲过尾扫,又见碎石飞来,不禁勃然大怒,大嘴一张,已把两人掷撒的碎石,一个不失的衔到嘴里。

    见它一脸狂怒之色,衔住碎石“咯咯崩崩!”一阵碎响。

    石剑鸣、秦宛真二人心头一紧,不禁暗自疑问道:“敢请这怪物,把那许多石头,硬生地生给嚼烂了不成?”

    惊疑之际,已见凶怪箕张巨口“忽!”的一声,满口细碎石粒,夹着强劲力道,往石剑鸣、秦宛真二人胸前打来,面绩广大,躲来实在不易。

    石剑鸣既见无法闪躲,忙运“深功罡气”阻挡。

    那被凶怪嚼碎吐射过来的漫空碎石,遇到“深功罡气”即刻较原吐射之力更为强强劲的反弹回去。

    凶怪不料这两位万物之灵的人类如此高明,竟然手足不动的把漫天碎石顶撞了回去,张口不及,已然“劈劈啪啪!”地击落到它紫色的一堆凹凸肉瘤之上。

    一阵骤痛,凶怪又是震动山谷的狂吼,似已忿怒已极,遂即身躯猛跃,欺近石剑鸣、秦宛真二人。

    情势危殆,二人急忙错步提气,飞出丈外。

    石剑鸣既未带来云拂“金光白拂”之功无法运行,遂即忙念秘诀,十指轻弹,一缕清脆悦耳什音,缕缕奏出。

    那怪物听见这“靖魔什音”光芒逼人的凶睛,即刻顿然消灭。

    石剥鸣见“靖魔什音”却敌有效,遂继续奏出。

    凶怪的双睛跟着眨了眨,忽然双睛不再转动,像是受了极大的打击,又像是在镇静自己,回避什音之侵扰。

    “哞!哞!哞!”凶怪一连三声吼叫,身躯翻腾,又已跃扑上来。

    躲在石剑鸣身后的秦宛真,见功力如此巨大的什音功夫,二丈方圆巨石都可击碎,对这怪物竟然渐渐失去效用。

    而自怪物出现以来,自己受着石剑鸣的掩护,竟然未曾使出一掌半招,攻却异敌,不觉有些惭愧。

    一缕奇异的想法冲进秦宛真的脑际,心想:“人说以刚制柔,以柔克刚,刚与柔相生相克。

    刚才,石剑鸣对付凶怪所用刚劲俱属无效,只有那介乎刚柔之间的‘靖魔什音’曾使凶怪稍为芒锋消敛,设我能如此如此,必可把这凶怪制服。”

    当下与石剑鸣躲过凶怪的猛攻。

    随即急运玄云仙尼所授“杜蘅香气”立刻一缕沁人心腑的清香,如兰如麝,芬芳之极的溢于周围,连石剑鸣都不自主的心身一软,几乎瘫痪倒地。

    那凶怪受这香气浸沉,起先还在急燥痛苦的挣扎,后来竟然凶睛一闪,随即紧闭,一只直竖起来,翻摆舞动的难看长尾巴,也即刻平直地放到地上去了。

    那紫色凹凸不平的奇丑肉瘤,渐渐转变颜色,越变越浅,终至成为淡蓝。

    凶怪再也不吼,不动了,看它那柔顺的样子,莫不是已经呜呼哀哉。

    “哈哈哈!”一声爽朗豪放的长笑,发自身后,又听见说道:“你们两个倒真会玩耍,叫你们采摘山蔬野禽,你们却来斗这只怪兽!”

    二人不觉一惊,即忙转身,见是“云梦和尚”石剑鸣随即躬身为礼说道:

    “大师,你看这是一只什么怪物,我在西天目山十年,还从来没有听师父向我说过这东西呢?”

    云梦和尚踱着方步自那边走了过来,眼睛不住的打量那怪物,半响沉吟不语。

    一旁的秦宛真等得不耐的说:“大师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给我们卖弄什么玄虚呀!”

    云梦和尚滑稽的翻了翻眼睛,俏皮地说:“丫头,你说‘我们’?我的天呀!这么快,就‘我们’‘我们’起来了!哈哈哈!”

    她天真纯洁,说话没有注意检点,竟然被云梦和尚抓着了话柄子。

    只见她一片红云飞上双颊,双足一顿,有些恼怒的说:“死老头子,谁像你似的整天价咬文嚼字,藏头缩尾,一句话考虑上半天。”

    说着拔腿就要回去。

    石剑鸣原先也没有注意秦宛真刚才说话时,用上一句“我们”此刻一被云梦和尚揭穿,也不觉一阵羞涩袭上白净净地脸庞之上。

    “丫头!丫头!别生气气别走!让我给你们说正经的。”

    秦宛真这才呶着小嘴,垂着头,转回身子来。

    云梦和尚很疑惑的说道:“不是我刚才给你们故弄玄虚,这个怪物实在来得太令人怀疑。”

    他皱着眉头又说:“这怪物原产自海南岛,中原向无此物,五年前,我云游那里时,曾斩杀过一只。

    这怪物生长在海南岛的沼泽之地,夜间出没,专吃家禽人畜,厉害无此,常为当地百姓大患。

    它既不会腾云驾雾,又不善于长途爬行,不知怎的竟然出现在高峻的天目山上,的确值得我们研究。

    我们且回凌云古刹,你们的师父正在那儿等待着你们,鹏儿也长鸣不已,似乎已经饥饿得很了!”

    三人随即把山蔬野雁背着回到凌云古刹,云梦和尚又叫石剑鸣拿一把锄头,把那怪物掩埋起来,免得其腥臭味道污秽了空气。

    秦宛真忙着去喂鹏儿,姚淇清忙着去准备众人的吃食,只余三老留在正观里讨论这怪物的来历。

    云梦和尚首先将这怪物的出处、来历、僻性讲说出来,继之提出疑问,三人研讨。

    云中道人一听云梦说这怪物来自海南岛,不觉心头一怔,直觉的猜测,这凶怪定然是“海天白鲸”那老怪物的残毒诡计,想以这凶恶的怪兽,来陷害师徒三人的性命。

    酷爱四海云游的玄云仙尼与云梦和尚,除了同意云中的猜想以外,还提出近年来,海南帮的势力,早已侵入中原各地,恶毒刻薄,甚是猖狂。

    不过“海天白鲸”苗光宗这老怪物,几年来树敌甚多,因之行踪飘忽,居无定所,想来也是怕仇家伺机报复。

    云中遂将石剑鸣下山报仇的愿望,与自己削耳之辱,二十五年来压积在心头的怨恨,向二位僧尼说了一遍。

    僧尼二人与云中谊属至交,当下也答应帮以一臂之力,一伺下山,分道寻觅苗光宗老魔头的巢穴,准备置之死地,尽扫妖氛。

    三老主意既决,随商定兵分二路:

    云中道人、云梦和尚、姚淇清为西路,由浙入皖,转拆两湖,川贵,经桂入粤。

    玄云仙尼、秦宛真、石剑鸣为东路,去苏转浙入赣,经闽转粤。

    三年后的中秋夜,齐于湛江会师,共下海南琼州。

    东西两路,设遇紧急危难,皆以“竹鸽”通知星仔岛,然后由鹏儿寻觅通知。

    这样分配兵力,似嫌不甚平均。

    如果兵分三路,自然一老一少,三路力量均衡不相上下。

    如果兵分两路,似乎也应该注意僧、道、尼三家功力各有长短,厚薄,作如下分配:

    云中道人、玄云仙尼、姚淇清为一路,兼有道尼两家之力。

    云梦和尚、石剑鸣、秦宛真为一路,兼有僧道尼三家之力。

    设如上面分配,则任何一路皆可应付大敌。

    他们既然把玄云仙尼与秦宛真调配成为一路,则纯系因为秦宛真初离星仔,年纪幼稚,跟随着师父方便之故,而且她与石剑鸣也较为谈得投机。

    商讨既定,遂决定于三日后出发,三天里云中还要把“靖魔什音”的进一步功力境界,传授给即将长年分手的石剑鸣,同时僧道尼三家的功力经验也互相切磋琢磨一番。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西天目山的秋夜,在风霜高洁,万籁俱寂的情调下,令人有起舞清影,弱不胜寒的感觉,凌云古刹的剑侠英豪,准备趁着这空寂无人的深夜,避开耳目,飞身下山,涉足江湖。

    师徒六人,僧道尼三家,虽皆豪爽丈夫,巾帼英雌,临此长别,亦不自觉有些黯淡神伤。

    石剑鸣语音艰涩,凄凄地说:“师父,师兄,大师二别后保重,各位高人前辈此番涉足江湖,寻觅仇敌,晚辈剑鸣,刻骨铭心,永矢不忘惟望风险江湖,多求保重”

    说至此处,似已伤悲哽咽,语不成声了!

    云中道人见自己十年授艺,日夕教诲的爱徒,说出一番至性至情的临别话语,虽然年近耆老,也不觉缕缕伤凄,涌现心头。

    不过他的理智是坚强的,二十五年头的积怨都忍过去了,何况现在决定出师,横扫妖氛,所以话至舌尖,却安慰石剑鸣道:

    “月圆月缺,人间离散,恒宇不易之理,我等师徒三年小别,宇宙一瞬,况而,你我四海仇怨,索取报偿,惩处败类,此其时也!鸣儿,你快别”

    说着,说着,这位智逾钢铁的云中道人,竟也抵不住别离的伤悲,语音悲泣,再也说不下去了!

    童颜鹤发美观的云梦和尚,一旁看见师徒深情流露,本来还想再说几句幽默话调和调和,现在,他也是禁不住鼻头一酸,说不出半个字来。

    倒是玄云仙尼,胸中有定,一旁说道:“伤悲别离,人间至情,多不可免,不过,男子汉大丈夫,身负怨仇奇辱,而狂徒猖獗,逍遥尘世,你们也不必尽作儿女之态剑鸣,我们先跟着鹏儿下山去吧!”

    说罢一扯石剑鸣的衣襟,男女三人便坐上巨鹏背脊。

    鹏儿一声长鸣,双翅一闪,便往那月华似水的秋夜银空飞翔而去,还只听见石剑鸣在说:“师父珍重!”

    一团黑影,渐高,渐远,渐渺,终于消失在凉意侵骨的秋夜。

    。鳎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