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白杨桥文集 > 繁华的寂寞中那抹粉的痕

繁华的寂寞中那抹粉的痕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唐朝是繁荣的,也是繁华的。无论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还是文化。

    公元8世纪,世界上只有三个大帝国,唐朝傲居其中,它的疆域。盛时疆域东至安东府(今朝鲜平壤),西至安西府(今新疆库车),南至日南郡(今越南清化),北至安北府(今蒙古哈拉和林)。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出现,也使得封建社会的经济上了一个高台,米仓里新谷子压着旧谷子,常年不动,穿钱的绳子都烂了。唐朝的军队击突厥,征高丽,和西藏。长安成了国际大都市。文化也空前繁荣:唐诗,更是一朵花中的牡丹,它硕大、华贵、雍容。在中国,不,在人类历史上,都是一朵霸王之花。就在这满天的繁华里,却又一缕寂寞在游走着,几十汗牛充栋的正史不屑一顾,不屑一提,它依然倔强的开在。伴随它的还有一叠彩色的信笺,从大唐的地上空滑落到了今天。

    -

    大历五年(770)薛涛生于长安,其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

    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现在看来,这句诗仿佛成了她的一个谒语。

    “安史之乱”把这一家也逼到了成都。国家不幸诗家也跟着受苦。那时的唐朝已经透露除腐朽的真相,薛涛的韶华却在诗歌的国度里挺拔成一株修簧。她姿容美艳,性敏慧;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

    十四岁时,薛郧逝世。孤儿寡母的现实把薛涛早早抛入自谋生路的境地。豆蔻年华的她,是迫于生计,还是北人逼迫,亦或兼而有之?原因已经不重要了,结果就是贞元元年(785)薛涛被加入了载着官方编制的乐籍。

    当时的乐伎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时尚,什么节日乐游啊,庆典宴会啊,用来歌舞奏乐,侍宴赋诗,主要作用是为人助兴的。乐伎中有男乐伎女乐伎,虽然如日本的艺伎一样卖艺不卖身,但社会的底下却是很显然的。有这样的事实令人玩味:一是贞元五年薛涛被罚赴松州,一是被安置在校书郎的岗位。这都是当时统略西南的节度使韦皋的“功德“打了一棍子,再给了枣子吃,越看越有美国美圆加大棒政策的精髓。

    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位四川最高长官如此折腾?鲁迅先生早就看透了:不过是吃人两字,二女人和小孩又是被吃的最低等。唐朝是繁华自由的,那却不是对薛涛说的。那样的社会和身份,想要有独立的人格,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是要付出代价的。现在想想答案明摆着:不过是扫了韦大人的兴,杵了韦大人的意,甚至不排除某种特定场合下男人心底的醋意。

    好在有诗歌相伴,她可以长歌当哭:

    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

    闻道边城苦,今来到始知。差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

    黠虏犹遵命,烽烟直北愁。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

    罚赴边上韦相公二首

    萤在荒芜月在天,萤飞岂到月轮边。

    重光万里应相照,目断云霄信不传。

    按辔岭头寒复寒,微风细雨彻心肝。

    但得放儿归舍去,山水屏风永不看

    即使后人非议的十离诗,也能感受到一个女子的血泪控诉和绵里藏针的抗争。独立的人格,新意的诗篇,可与男人相匹敌的见地,让男人世界的当权者,甚至诗人们无法小瞧,岂止是不敢小瞧,甚至钦佩和敬畏。元和二元和三年武元衡奏薛涛为校书郎。

    在这个男人的世界里,已经无法忽视这种独立的存在。白居易、张籍、杜牧、刘禹锡、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韦皋,李德裕,段文昌等节度使都以诗人相待。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每一位上任必定都要拜访这位成都的女校书,也成了官场惯例。据说,因为有薛涛的存在,诗人们每写出一首诗,第一个想给皇帝看,第二个就想给薛涛看。

    以一个乐伎的身份,在那样一个男人的世界里,该是忍受了怎样的尴尬、无助、惊恐、孤独和压抑,甚至屈辱。这一颗高贵而有骄傲的心,该会是留有怎样的血泪记忆?所以就在争得尊严与尊重的同时,她毅然出钱脱离了乐籍。为了这份难得的自由,她肯定是做了长期的准备的,从物质到精神。

    人是害怕孤独的,何况这个美丽而有奇才的女子?父亲早逝,又没有兄弟姐妹。孑然一身,无依无靠的她多么渴望一个忠实而热忱的男人,能给她一份真爱,为她撑起一方没有委屈的晴空。

    这个时候,元稹登场了。公元809年,薛涛和元稹相遇、相识、相爱。两人在蜀地共度了一年。薛涛的美丽、才气,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她的痴情,她的诗,都让三十一岁的元稹一见钟情。尽管元稹刚刚为过逝的妻子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

    两情相悦使得这个孤苦的女子,第一次,象花一样怒放了。现在想来,她肯定得到了爱的誓言,甚至还有被迎娶的承诺也说不定。她以飞蛾扑火的决绝飞向了自己的爱情,她以瀑布跳崖的不顾扑向了自己的爱情,她以为那是生命的飞翔。

    池上双鸟诗就是这时候写成的。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但是,最后,元稹终于还是走了。

    而且,再也没有回去。

    那样的社会里长大的男人,他有上千的理由:事业、家庭、出身、社会舆论、仕途影响等等等等,在这方面男女是不一样的啊,薛涛在痴痴的等着,为爱情煎熬。她甚至望着天上的云彩、江畔的垂柳、院中的春花,都幻化成元稹的形象,与它们诉说离情之苦。就象一个丈夫远出的空闺女子一样,等出满怀的幽怨与渴盼,汇成了流传后世的名诗──“锦江春望词”四首:

    其一: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其二:

    揽革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其三: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其四: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簪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她象春蚕一样,把这些心丝一缕缕抽出,连血带泪。写在自制的深红色小笺上,寄给远方。而元稹却忙的很呢。史载:贞元十六年元稹与崔莺莺恋爱,旋即弃之。

    贞元十九年稹娶太子少保韦夏卿季女韦丛。

    元和四年,稹妻韦丛卒。元和六年稹在江陵贬所纳妾安仙嫔。

    元和十年武元衡卒。稹正月自唐州还京。三月,出为通州司马。五月续娶裴淑。

    也就是说,元稹在始乱终弃崔莺莺后,娶了太子少保韦夏卿季女韦丛;背叛薛涛后再娶高官之女裴淑,其实就在他离开薛涛后不久,又纳妾安仙嫔,相好刘采春。说着“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元稹,在薛涛刻骨铭心地思念他的时候,他却跑到浙西与年轻貌美的刘采春热恋得如火如荼。这位天生的情圣,既能让出身名门的小姑娘抱着鸳枕深夜去找他,也能让心高气傲的才女子为之心折;他依然毫发无损地重新踏上他的仕途,再做乘龙婿。只是苦了这位扫眉才子女校书,谢了酒朋诗侣,穿上道袍,隐居一隅,终身未婚。

    封建社会下的女子,爱情对她是雪中送炭,是一种生命的奢侈;而对男人,不过是锦上添花的道具,和向上爬的梯子。他们要“进步”要娶个出身名门或位居显要的人家的女儿。这是社会潮流,也是“事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风气下,当时的中国男人,尤其是官场的男人,对上是奴才,是狗;对下是恶霸,是天;对女人,则是兽了。他们自私、虚伪、猥琐、孱弱、残酷,早已经精神和肉体严重缺钙了,却还要打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金字招牌来自欺欺世!

    只身站在繁华的大唐的边缘,一个薛涛,就比出了那些个男人的小来。

    好吧,那就收拾起这段感情,只身上路。好在寂寞总是和自由一起的。终身未嫁的薛涛独自一个人,走向人生新的去处。这为她愁苦的人生渗进去一丝亮色。公元801年,也就是她知道他纳妾之后,脱离乐籍两年的她,搬到了浣花溪边,在下游的百花潭买下房子,雇工匠开办了造纸作坊。

    四川的蜀纸特别是麻纸已闻名天下,造纸技术甚至传入朝鲜、日本、阿拉伯、欧洲。而薛涛是一个精致、细腻、有情调的女人,她把乐山特产的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玉津井的水,制成粉红色的纸张,上有松花纹路,专门用来誊写自己的诗作松,煞是清雅别致。浣花溪专造十色笺(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号谢公笺。她便用这种纸来誊写自己作的诗,有时也送些诗笺给友人,人们把这种纸笺称为“松花笺”或“薛涛笺”她还有一些关于笔墨纸砚的发明来匹配她的诗。

    美的情感、诗歌、书法,落在美的信笺上,该是怎样的赏心悦目。这是一个有眼光而且有胸襟的女子,浣花溪也因为她名传千古。唐人喜用彩笺题诗或书写小简,其实都是学了薛涛的样。

    曾有一种说法是:南华经、相如赋、班固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少陵诗、达摩画、屈子离骚,都是古今绝艺。站在大师们的行列里,薛涛凭的是自己的努力。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里,对薛涛笺也有记载。中国的造纸历史就是:东汉蔡伦造出第一批植物纤维纸;中唐薛涛造出了第一张彩笺。

    薛涛晚年,移居到碧鸡坊里(今成都金丝街附近),著女冠服,居吟诗楼,偃息其上吟咏抒怀,唐文宗太和五年,隐居的薛涛永远闭上了她寂寞的眼睛,享年六十五岁。当时的剑南节度使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并在她的墓碑上刻上“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大唐的诗人和诗歌多如繁星,能够不被李白杜甫的光辉所遮盖,亮出自己的光芒的,实在是不容易。她的诗顽强的存了下来,薛涛诗集名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在全唐诗中收录其诗八十九首。美丽的东西最终流传了下来。尽管是女子所为。与薛涛齐名的唐代女诗人李冶和鱼玄机在爱情生活中也是十分不幸,李冶有‘弹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相思怨)的感伤,鱼玄机有“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赠邻女〕的喟叹。而她们的惨死,更说明那个社会女子的地位,漂如浮萍。在这个意义上,薛涛远离官场,造纸造福,是很睿智的。

    薛涛洪度集开宗明义的第一篇诗酬人雨后玩竹。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成都薜涛墓前,大诗人白居易提诗:

    独坐黄昏谁作伴?

    怎教红粉不成灰。

    望江楼上的另一副楹联,不仅概括了薛涛繁华而寂寞的一生,而且把她的诗才与大诗人杜工部──杜甫相提并论: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批把,何处是校书门巷?

    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雨,要平分工部草堂。

    这样看来,历史最终还是公平的,只要你做了对历史,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无论人为的怎么贬损,历史会还你一个公道。

    这一缕繁华里的寂寞,终于化作了一抹粉色的痕。从唐朝飘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