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白杨桥文集 > 共和国不会忘记

共和国不会忘记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931年7月,齐鲁大地,黄河北岸的一个叫小店的村子里,一个男婴呱呱落地。这孩子生的天庭饱满,眉清目秀。他的到来,无疑给已有三个女孩的家庭带来无限喜悦。父亲请人为他取名李云汉。可是,谁能想到他的童年战火纷飞,他的经历和共和国连在一起。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有预谋的制造了柳条湖事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此时的李云汉不足百天。

    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战火频仍,烽烟弥漫。内忧未平又添外患!

    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宛平城,七七事变爆发。战争随之蔓延到黄河流域。丰饶的华北平原,勤劳的各族人民,竟然食不果腹,衣衫褴褛。童年的李云汉,牵着母亲的衣襟,背井离乡到处讨饭。刚满六岁的孩子,尝尽人间心酸。

    历史的车轮终于驶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年李云汉14岁。就在全国人民欢庆胜利,展望未来时,蒋介石却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战争的阴云再次弥漫了祖国的上空。次年,年仅15岁的李云汉被抓丁。

    1948年3月,山东周村战斗中,李云汉被解放入伍。从此,这个苦命的孩子终于找到组织,找到光明。4月,他参加了大汶口战斗。他积极进步,作战勇敢,入伍仅仅五个月,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李云汉的履历上这样记载:1948年8月,二十七师八零团三营机枪连入党。职务副班长。这一年他才17岁。而履历上是22岁。原来他怕部队上嫌他小,虚报了岁数。

    9月,参加济南战斗指挥班战斗;

    11月,淮海战役指挥班战斗;

    1949年4月,渡江战斗,指挥班战斗。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前,毛主席洪亮的湖南口音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整个中国扬眉吐气。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朝鲜、越南等国的反动势力,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1950年6月25,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从8月27起,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轰炸扫射。面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0月19,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渡过鸭绿江,入朝参战。

    炮火连天,硝烟四起。这是1951年著名的五次战役现场。李云汉所在部正与美军展开殊死搏斗。每一次冲锋,双方都各有死伤,阵地上敌我双方阵亡者的尸体,谷个子一样东倒西歪。李云汉从昏迷中醒来,发现我军阵地上只有他自己还活着。那些刚才还射击瞄准的战友,刚才还一起指挥的首长都已经把鲜血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了。

    敌人又上来了。

    来不及多想,他匍匐到大炮后面,才发现炮架子已经炸飞了,只留下发烫的炮身。英雄的李云汉猛地站起,双腿夹紧炮筒子,一手瞄准,一手填炮弹,向着蜂拥而至的敌人开炮。

    炮筒子发烫了,开炮!

    炮筒子发红了,开炮!

    一个人,一个炮筒子,一个阵地。李云汉创造了一个奇迹。在李云汉的功劳证书中,有一本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证明书:首页是毛主席像,紧接着是李云汉的功臣像。功绩摘要这样介绍:在五次战役第二阶段,半门炮发射八十发炮弹,配合步兵歼灭美帝一旅营,起了伟大作用。

    增援的部队冲上来,李云汉再次昏迷过去。

    当年,杨靖宇将军的遗体被解剖后,胃里面是野草和棉絮,将军的人格和精神使所有在场的小鬼子集体敬礼;而今,中朝两国的医生面对李云汉的重伤,心疼流泪:双腿内侧严重烫伤,皮和肉都烫烂了。露出白森森的骨头;腰里是枪伤,子弹钻进去留下黑色的枪眼;十个指甲都已经掉了,双手血肉模糊。

    奋力抢救,这对医生们也是一场攻坚战。就像王成高喊“为了祖国像我开炮”的经典镜头,李云汉腿夹炮身,坚守阵地的英雄事迹也传遍中朝阵营的每一寸土地。这个英武的山东汉子,这个不屈的英雄形象,也定格在历史的天空。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签定,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运动胜利结束。回国的列车到站后,人民志愿军24英雄之一的李云汉看到车窗外熟悉的面容: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他们亲自来接站了!

    一双双伟人的手伸出去,一双双英雄的手伸过来,伟人和英雄的手握在了一起,共和国缔造者的手和共和国保卫者的手握在了一起!这个瞬间,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也不会忘记。

    让敌人害怕并最后打败他们的,不是这个国家的枪炮弹药和先进武器,而是这个国家人民身上蕴藏的不屈精神。这种精神不但在战争年代顶天立地,扭转乾坤,在今天的和平年代依然弥足珍贵,不可或缺。因为这是一个人活着的价值,一个民族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