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去越南相亲的经历 > 第十六章 已经很不错了

第十六章 已经很不错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到时候被这边的人学会了,我和我表哥,就没什么赚头了。

    “老哥,拉一下布头吧。”我示意着杨海。

    杨海尴尬一笑,示意着几个手下,就在机器周围拉起了帆布。

    没几下,我就被围在了其中。

    “老弟啊,要不要我叫几个人帮忙,或者我亲自给你打下手啊。”杨海在帆布外,小声询问着。

    “不了,老哥,我自己试试看,要是实在不行,再叫你帮忙。”在帆布里面示意了一下。

    我也就开干了起来。

    这个是这里几台机器中,最老旧的一台。

    看上面的灰尘,感觉这个车间里面的机修可能已经放弃这台机器的维修了。

    我的话,倒也不想真把这台机器给修好了。

    周围这些还好的机器,他们都难以修好。

    我要是把这台机器也修好了,那就太打他们脸了。

    我就是想借着这台机器,再重温一下,这种比较老型机器的一些结构问题。

    毕竟这台是这种机型中,拆得最干净的。

    这里摸一下,哪里看一下。

    我在这个机器里面,大概看了足足有一个小时的时间。

    感觉差不多了,我才往一边一些还算好的机器里面钻了进去。

    这一次的话,我并没有让人用帆布,把这些机器给围起来。

    其实修机器,一些理念是差不多的。

    关键其实是手法。

    特别是老旧的机器上,办法其实大家都知道,可往往手法就是做不好。

    所以有些人,就能修得很好,有些人,就是修起来不太灵光。这样的情况下,老机型,要不要帆布围着,其实也就不太要紧了。

    眼前这一台机器。

    其实就是中间的一个内圈按不上。

    杨海已经组织了他的手下好几次了,按下后,配套的位置,就会出现卡卡壳的情况。

    我让杨海的几个手下,把内圈拿到了一边,让他们的话,都在外面看着。

    杨海也是站在外圈,呆呆的目光看着我。

    刚才我在旁边一台机器里面,待了小半个小时,可是那边几乎一点动作也没有。

    感觉得出来,他有些对我有些小失望。

    “老弟,这台是最难弄的,我和几个兄弟已经干了小半天了,怎么也卡不进去。”杨海小声了一句。

    “是呀,老哥,我看出来了,我就试一下,要是再卡不进去,再说。”我呵呵一笑,开始把内圈里面的一些轴承还有链条拿出来了一点。

    然后按着相对位置,放在了机器一定的位置上。

    卡这种机器的内圈,周围配套的几个位置,一定要承受到一样的力。

    同时的话,在卡进去的过程中,要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线上。

    这样才能一蹴而就。

    大概摆好了里面的位置。

    我再一次示意着周围的几个学徒工,把内圈放了上来。

    内圈很重,大概有一百多斤。

    放在了一个相对位置上后,我开始慢慢调节了起来。

    那些点,那些位置要看。

    这些就看这个机修师的水平了。

    这种机型,几个点位,师傅都好好教导过我。

    大概位置一看,几个配合的点位,大概的长度和紧度,再摸索一下。

    很快我心里就有了铺。

    让杨海给我拿过了两个小铁榔头。

    上面包好了厚厚的布条后。

    我就开始敲了起来。

    我没敲几下。

    但是双手同时敲,而且每一次都是很大的力道。

    碰碰碰。

    三声,六下,在机器各自相对的位置上,一同敲。

    内圈的话,在这样几下后,已经陷入机器大概一半左右的位置了。

    “这。”几个围观的学徒工,呆呆的目光,看着杨海。

    杨海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着。

    刚才他们弄内圈,我都看到了。

    花了不知多大的力气,可就是会被卡住。

    可是我轻松几下,几乎就要装好了。

    已经卡到一半了,后面的事情就变得很轻松。毕竟固定好了。

    微微敲了几下后。

    机器也就定型了。

    “老哥,后面的。”我拿着工具,对着杨海微微一笑。

    “明白,明白,后面的,我们能行,另外几台。”杨海的话,看着我的目光,变得更加尊重了起来。

    旁边几个学徒工,看着我,也是满脸的敬重。

    “好的,我尽量,今天就把它们全部修好。”

    说着话,我就开干了起来。

    杨海这边有六台想要修好的机器。

    可是最终我就修了四台。

    不是我不会修,而是剩下两台,需要的时间会很长,有些部件可能要重新配。

    另外也是顾及杨海他们的面子。

    毕竟都是国内机修师。

    这样一些,已经趴窝了不知多少年的机器。

    我要是一过来就修好了,可他们却几年的时间也没修好。

    这脸,打得过分脆响了。

    都是中国人,出来打工不易,面子总要给的。

    “老哥,实在不行啊。”中午过去了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后。

    我一脸为难的看着杨海。为着剩下两台没有修好的事情,向他抱歉着。

    杨海的身边,站在这个车间的主任,还有这一片的一个生产部长。

    这个厂区的生产部长,并不是只要李部长一人,按布匹的不同还有机型的不同,分了好几个区域,一共三四个生产部长。

    这边的,是另外一个台湾人。

    “瞧老弟说得,能修好四台,已经是很好了,我也就指望这小子能修好两三台就行了。”这个部长姓张。

    他递给了我一个装得厚厚的信封,脸上也满是笑容。

    我一捏,就明白,里面装得都是我的酬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