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阳光请进 > 第二章

第二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猫咪不见了

    车子在发出隆隆敝声后,从引擎盖冒出一阵白烟,接着她就被困在渐渐闷热起来的车厢里。

    车拋锚了。

    车一熄火,冷气就跟着停止运作了,车厢里的温度愈来愈高,而这条人烟稀少的郊区道路看起来不像是经常有人经过的样子。

    此时此刻,看来除了自救以外,没别的法子了。

    她打开车门,跨出车外,却对着过热的引擎盖一筹莫展。

    她得找人来帮忙。

    印象中她刚刚好似经过一个小镇的地界,入镇道路上还高悬着一块大理石尖碑,写着小颌的表名。

    咬了咬唇,她抓起随身的轻便行李,带走钱包、遮阳帽,锁上车门,将大件行李留在行李箱内,徒步往小镇的方向走。

    约莫走了十五分钟后,她看见那块界碑了。

    上面刻写着

    欢迎光临阳光小镇

    看起来充满希望的样子,亚蓓祈祷她能在小镇里找到修车厂。

    接着她从随身背包里拿出一份地图,想确认自己现在的坐标,却失望地发现这恐怕又是一座小到没有被标记在地图上的“小镇”

    看来她是迷路了。

    唯一能确定的是,这里应该是中台湾。

    认命的,她迈开稳健的步伐往“小镇”走去。

    亚蓓是三月份出发,三个多月来,她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香港和北台湾。

    香港是个蕞尔小岛,九七年回归后,说华语的人多了,但是当地人还是以粤语为主。加拿大有很多香港移民,亚蓓也曾经拜访了几趟唐人街。华人经营的饭馆里吆喝着的广东方言令亚蓓感觉有些熟悉。

    三个月前,站在香港的街道上,她拼命地想要去捉住熟悉的感觉。

    但是香港快速的现代化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混淆了她对失落的那些记忆的捕捉。然而满街上黑发黑眼、同文同种的东方面孔却又让她觉得她已经找到家乡。

    两种感觉混杂在一起,让她既兴奋又迷惘。

    她下榻在一间小旅馆里,每天一大早就出门。从近的地方开始找,远一些的地方就搭地铁和巴士。

    她走遍了每一条街道,穿越过每一条小巷。

    原先她还担心不知道该从何找起,但是当她找到威尔告诉她的那条暗街时,她就知道如果她找对了地方,她的直觉会告诉她。

    二十三年前,她在这里走失。

    二十三年后,她回到同一个地方,试着唤起过往记忆的同时,她感觉时光好似有一部份重叠在一处了。

    有好几回,她看见那只白猫穿梭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但一眨眼,猫又不见了。

    她站在那条人潮拥挤的街市里,挨家挨户去询问是否有人家在许多年前丢失了一个小女孩。

    她敲门、按铃,每一张探出头的面孔都对她摇头。

    她不气馁,遇到愿意交谈的人,她深切的表示感激。

    离开一间有着朱红大门的楼房,除了年轻的门房外,没有人在,她打算晚一些时候再过来。接着就到香港当地的报社去。

    罢到这里不久,她找了一家报社,在报上刊登寻人启事,希望能有人主动跟她联络。

    她的寻人启事这样写

    寻找二十三年前在本市丢失女童的家庭,若有任何线索请与本报联络。

    由于亚蓓在香港没有联络地址,对亚蓓的寻人故事很感兴趣的总编辑主动表示可以帮忙,所以报社就成了临时的联络处。

    当然亚蓓会问:“这样对贵社有什么好处?”她不会天真到以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得到免费的协助。

    只见两鬓已经斑白的总编辑世故地笑道:“信息社会,媒体的力量是可怕的,如果透过本报的协助可以顺利找到你的家人,希望能借用你的真人真事改编成故事,一定大发利市。香港人已经冷漠过了头,偶尔来点温馨小笔事会感动不少人。”

    “但是我不确定我能找到什么?”

    亲生父母、兄弟姐妹或任何亲戚?亚蓓根本不知道她能够找到什么。说不定最后她会发现根本什么也没有。

    她可能是孤儿。那么故事的结局就不精采了,报社将会失望。

    总编辑说:“寻找的过程已经可以吸引读者关注。”

    所以这是利益输送,他们各取所需,亚蓓同意了。

    报社就开始提供版面陆续报导亚蓓的寻人故事。

    二十三年前,一个小女孩在香港走失。她的养父母将她带回加拿大抚养,如今小女孩长大,想要寻找回家的路,请帮帮她。

    的确,媒体的影响力是很广泛的。

    系列报导再加上连续刊登的寻人启事,两个星期下来,报社已经接获了不少电话和信件。但大部分都是来鼓励和打气的,也有一些是恶作剧性质的假消息,没有实质的线索出现。

    亚蓓不是没有一丁点失望,但她也知道这种事情急不来。

    她照样每天大街小巷的去寻找。

    渐渐的,有人认出她,说:“你是报纸上要回家的那个女孩。”

    但没有人告诉她说:“我想我对那件走失的事有一点印象。”

    亚蓓希望会有认识她的人出来认她,告诉她说:“你是我女儿。”或是“我可能有线索。”

    她每天固定到报社去等消息。

    总编辑派了小刘协助她。

    小刘是报社记者,他们一起过滤可能的信件和电话。

    已经两周了,信件还是很多。

    小刘捧了一箱信搁在桌上。“这个城市的居民不是工作狂就是无聊狂,自从本市失业率大幅提升后,我打赌里头一定有几封是情书。”

    “只要不是炭疽粉末都情有可原。”亚蓓笑着逐一拆阅那些信。

    小刘一张脸顿时惨白。“哎哟,我怎么没想到,你先别碰那些信,我去找两副手套来。”说着,果真就去找来了两副手套,强迫亚蓓戴上。

    小刘原来是跑娱乐新闻的,亚蓓问他:“被派来替我做这些事,会不会太委屈?”

    “当然委屈喽,谢霆锋你知道吧,本来是我盯他的,这礼拜打人事件他到台湾去受审,好不容易有机会出公差,尝尝台湾小吃,老编却让我在这里陪你拆信。”说是这么说,语气倒不怎么哀怨。

    “呃,谢霆锋是谁?”

    “你不知道?”小刘瞪大眼,随后才想起:“喔,我忘了你在加拿大长大的。他是我们这边出产的男明星啦,最近运气差,闹出了很多事勒你等等,我翻张照片给你看。”说着便从报纸档案里翻出了几张明星照。“瞧,就这个,帅不帅?”

    亚蓓细细端详着照片上长相俊美的男人,然后温柔地说:“我觉得你比他帅多了。”

    小刘顿时两眼发亮。“哇,我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一个识货的女人了,你有没有男朋友?”

    小刘眼睛闪闪发光的模样让亚蓓噗哧一声笑了出来。“我们太晚相遇了。”

    大丈夫能收能放。“那真可惜。”

    他们就在谈笑中拆完了信件。

    亚蓓保留了几封可脑粕以提供线索的信,其余都收回大箱子里。

    然而剩余的几封信经过查证后也无法提供任何有用的帮助。

    一堆无用的信件让小刘气得大骂:“吃饱没事干!”

    亚蓓反过来安慰道:“没关系,这只是刚开始。”

    是的,亚蓓有预感,她的这趟旅程将会十分漫长。

    当晚她打电话回加拿大,茉莉接的。

    “喂,妈妈”

    “喔,亲爱的,你等等”茉莉高声喊道:“威尔,快去房间听分机,是亚蓓。”

    三十秒后,亚蓓听见另一支话筒被拿了起来,声音听得出来有些气喘吁吁。

    “亲爱的,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们都想你。”威尔抹着一额头汗道。

    茉莉接着说:“蓓,你还好吗?事情顺不顺利?有找到什么吗?”

    亚蓓心中顿时像是有一股暖流流过。

    她站在电话亭里,觉得眼泪好像快要掉下来了,连忙清了清喉咙道:“我很好,也很想你们。我找到你们说的那条街了,隐隐约约有一点印象,我还会在香港待一阵子,看情况再做打算,毕竟有二十几年了,一时间可能找不出什么。”

    威尔声音沙哑地道:“那年我们发现你的时候,不知道你已经饿了多少天,你那个时候看起来好小。”

    茉莉回想着当年的情况。“我们在香港多停留了一个多月,也登了报,却一直没有人来找你,我们以为你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

    “我们不确定离开香港后有没有人来找你,虽然有留下联络方式,但一直没有消息。”

    “蓓,我们很抱歉,如果那个时候我跟威尔能够多在香港停留一些时候,说不定事情会有转机”

    “但我们都不知道后来到底怎么样了,不是吗?说不定根本不会有人来找我。”

    亚蓓没想到威尔和茉莉会说那种自责的话。而她不打算再让他们抱着那种想法。“我可能是个孤儿,你们发现我,喂饱我,带我回家,最重要的是,给我爱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你们,我现在会在哪里?”可能变成了街头的乞儿,更可能早已饿死。

    “蓓”

    亚蓓轻声道:“我好爱你们。”

    茉莉先哭了,威尔也红了眼眶。

    “我想找回过去是因为那可以让我觉得完整,不管我能不能找到些什么,你们永远是我爸妈。”

    茉莉哽咽了,威尔也是。他们花了好一番工夫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接着他们开始一人一句唱双簧似的交代她要注意身体健康、要小心、要按时吃饭。亚蓓听在心里,这阵子的奔波和不顺利所造成的倦意彷佛都不翼而飞了。

    “累了就回来。”最后,威尔说。

    “我会的。”亚蓓许下保证。

    她没有理由不回她成长的地方,尤其那里有她所爱的家人和朋友。

    她没有理由不回去。

    又过了几天,小刘一见到亚蓓就说:“今天有一通电话很有意思,我想你可能会想跟对方联络看看。”

    这不是第一通“有意思”的电话,亚蓓的期待并没有太高,她怕失望。

    就带着这样复杂的心情,她接过小刘代她拨通的电话。

    对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苍老,亚蓓透过电话可以想见那是个发苍苍的老婆婆。

    “你就是报纸上登寻人启事的那个小姑娘吗?”

    “是的,我叫亚蓓。”

    “亚蓓我从报纸上看到了你的事,原来你后来被带去加拿大。”

    这婆婆的语气令亚蓓忍不住生起一股希望。“是的,一对夫妇收养了我。”

    “唉”对方长叹一声。“我想看看你,跟你当面谈,你愿意到我住的地方来吗?我行动不太方便。”

    “我愿意,请给我地址。”

    对方说了一串地址,亚蓓连忙拿纸笔记下,就结束了电话。

    小刘在一旁看着。“现在是什么情况?”

    “这个女士可能知道当年的一些事情,我这就要去拜访她。”说着,捉起背包就往外冲。

    “喂,等等”小刘揪住她的背包带子把她拉回来。“我跟你去。”

    “不用啦,她住的好像还满近的。”

    小刘抓着她不放。“你忘了上回也有人说有线索让你过去,结果是什么?”

    亚蓓没忘。上回对方是个中年男人,她差点就要不是小刘就在外面呃,情况不堪设想。人心真是险恶。

    不过这回是个婆婆,应该不会有问题吧。

    可是小刘瞪她的样子太恐怖。“好吧,刘先生,拜托你陪我一起去。”

    背起吃饭用的相机,小刘笑道:“这才对。”

    那个婆婆住在二十几层楼高的小鲍寓里,房子很窄,像一间鸽舍,靠着拐杖走路。亚蓓和小刘坐在她对面听她讲故事。

    “啊,有二十几年了”

    老婆婆的眼神端详着亚蓓,思绪则陷入回忆。

    “二十几年前,我还住在云顶那里,那个时候我没有听说有谁家的小孩不见或走失了,详细的日期我记不得了,我还记得的事是有一天一对很年轻的夫妻来敲我的门,拿着一张照片给我看,问我有没有看见过照片里的小女孩”

    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深沉的夜。

    年轻夫妻带着简单的行李和一张照片,从街头到街尾,挨家挨户的去敲门。

    “打搅了,先生,请问你有没有看见照片里这个女孩?”

    “对不起,小姐,你见过这小女孩没有?”

    每个人都摇头。

    接着他们来敲了她的门。“晚安,太太,请问你有没有看过这个女孩?”

    就着微弱的灯光,她仔细地看了一眼,然后说:“没有,没看过,她是什么人?”

    年轻的妻子红着眼眶说:“她是我们的女儿,不见很久了,我们一直在找她。”

    于是她忍不住又看了照片一眼。

    照片中的女孩年纪很小,生着一张苹果脸,穿著红洋装坐在地板上,手中抱着一只白色小猫。

    她没有看过那么可爱的女孩,如果这是她的孩子却不见了,她不知道她能不能坚强活下去。

    她同情地问:“她是怎么不见的?什么时候的事?你们不是本地人吗?听你们的口音,是台湾吧,怎么会到香港来?”

    年轻夫妻说:“是在泰国机场走丢的,一个多月前的事了,我们不知道是谁把她带走了,我们在曼谷找了很久还是找不到,警方说可能是被人蛇集团带到其它地方了,可能是香港,所以就过来了”

    “天啊,我们甚至不能确定她是不是还活着?”说着,妻子几乎崩溃了,丈夫流着泪紧紧抱住她。

    “很抱歉我没有看过这女孩,”她说,顿了顿。“不过我会祈祷上帝保佑她的,你们不要放弃希望。”

    “后来,”婆婆说:“他们应该是离开了香港,到另一个地方去找寻那个小女孩了,也不知后来他们找到了没有?”

    亚蓓追问:“那么婆婆你有他们的联络方式吗?”

    婆婆说:“很抱歉,我没有我那个时候没有想到要问,他们就走了。”

    小刘皱着眉。“故事很精采,可是失踪人口那么多,这不能证明亚蓓跟那对夫妻找的女儿是同一个人。”

    亚蓓说:“但是时间很吻合。”都是二十几年前的事,而且,还有猫

    “是啊,这可能不代表什么。”婆婆又仔仔细细地端详了亚蓓一眼。“但是小姑娘,你长的跟那个太太很像嗯,真的很像。你记得你有养过一只小白猫吗?”

    小雪球。“我想我知道。”

    小刘瞥看亚蓓。“还有只猫?怎么回事,你不是说你什么都不记得?”

    亚蓓说:“我的确什么都不记得。”

    “那么猫咆,快统统招来,愈来愈复杂了。”

    亚蓓不知道该有什么反应。“招什么?我现在也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啊。”

    “那你”

    亚蓓已经陷入自己的思绪中了。

    原以为她是在香港走失,却从来没想到这里或许并不是第一现场。

    从来不敢想象她可能还有父母亲,也许也有兄弟姐妹

    不敢想象、不敢期待,生怕结果不会完美。

    但是

    啊,谁?是谁在那里哭?

    那个穿著红洋装躲在角落哭泣的小女孩

    她是谁?

    猛然抬起头来。“我想我该到台湾去看一看。”

    结果车子在路上拋锚了。

    事情进行的似乎不是非常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