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带雨的云文集 > 且作回忆与笑说

且作回忆与笑说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70年代末,禁闭了十余年的文艺解禁了,于是历史把戏剧推向最繁荣的年代。老人们恋旧,告别多年,想再一睹为快。没看过“旧戏”的年轻人更想尝尝新,看看那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们是何样的“尤物”为什么十余年被关了“禁闭”

    有台京剧的第一场演出,人山人海。开演前两个小时,剧场门口已经挤得水泄不通。我巴掌里握住张票却望剧场的大门兴叹,挤不进去。

    待戏已经开演我才挤了进去,剧场里座位填得满满的,过道也是满的,有的一个座位坐俩。小情人们高兴了,靠在亲爱的怀里看戏。

    那段日子的戏票非常紧俏,多年没来往的亲友会找上门。更有一次在外地演出时,竟有素未谋面者送肥皂票来,送一张肥皂票帮买一张戏票。

    50年代初戏剧也曾经火爆过,但决没有如此之爆满。夏日的夜晚有人把凉席铺在剧场门口等着天亮。那时没有“后门”也没有送肥皂票交换的事,靠自己排队。但仍然没有后来的那般如饥如渴。

    我出外观摩常常赶到了当地却买不到票。找兄弟剧团帮忙也只能在“乐池”旁安个座椅。有时在门口等退票,一旦有张退票便会一大伙人蜂拥而上,把那人持票的人团团围住。一次,把一张票抢成了两段,谁也不想放弃那半张票,于是有人出主意,只好以“剪刀、石头、布”的办法“决胜负”

    有时抢着一张位子很不好的票,管它呢。常看戏的人摸着个规律,剧场经常留有一排首长席。我揣着最不好的票,运气不错,常常坐上了最好的位子,因为常常有首长不来。如果剧场的人来查票,补钱换票就是。

    我先坐在最边的座位,留有余地,来人便一个个位子往里挪。一次挪到最中间才罢。两边全是官员,我居然是坐在最中间。心里总扑扑的跳,休息时不敢离开,怕回来时位子便没了。

    一次,我旁边一男性估计出来我不是自己的座位,便把他的位子让给一女孩,说我的位子是他的。看他的“底气”不足,我装作没听见。那人竟没有蒙着我,只好没趣的到后面去。还有小青年跳矮墙进去,被拦在门外写检讨的。

    过去年代下去演出还常常停电,有时剧场挂电话交涉,说县长在看戏,人家并不卖账,回答一句:坏了!他们竟不卖县太爷的帐。

    有一次在“天子”身边也停电。剧场的经理打电话告诉供电部门有首长看戏,回答竟是:“首都全是首长,哪一级的?”口气好大呵。再一次则是剧场的人口气大。外面要找人,他问人家找什么级别的。来人说是少将级别。回答竟是:“少将座位不对号,没法找!”

    当时我有种骄傲感,一片得意之心。可回头想想,却又突生一丝丝悲哀。演出中许多“便衣”我们的来回都受到特别的“关照”既要人家演又不放心人家“别有滋味在心头”

    岂止演出,一次三人去井冈山茨坪画些资料,才住下来竟有人通知我们离开;才换地方安下心来便又有人通知离开。后来才知道,一高官“圣地”重游,我们三人中有一“右派”既手无寸铁,还“手无缚鸡之力”竟这般被当成如临大敌!喜耶,悲耶?

    又一次演出时我直奔剧场,随意站在座位后看看舞台上光色效果。不料好几人悄悄的向我身边靠拢,询问一阵之后,找来了剧场的人。

    不料那剧场的人忽然间不认识我了。正巧我单位炊事员也在看戏,剧场的人问这炊事员。更不料那炊事员也说:“我不认得你!”气氛一刹时紧张起来。忽然想起了平日不戴眼镜,摘去了眼镜,那炊事员认出了我。那伙紧张兮兮的人才一哄而散。那晚是为会议演出,不就是会议代表罢了,也就是平常人,哪来那么多“阶级敌人”!。

    那年代上班非常忙,星期日也不放过,安排念报纸,学文件,晚上也不得脱身。其实是基层领导之间互相攀比而已,他们攀比,我们可就连星期日也不得休息。

    尤其50年代末,各系统攀比,各地域攀比,各行业攀比,各单位攀比,各领导攀比工业指数蒸蒸日上,农业产量日新月异,处处翻番翻番再翻番。“上层建筑”也要翻番,一天三场,一个晚上两场,子夜以后再一场。观众呵欠连天,演员精神萎靡,舞台工作人员有气无力。

    突飞猛进何益,不过是个空的统计数字,造个气氛,彼此鼓劲打气攀比而已。剧场里观众稀里糊涂,舞台上演员迷迷糊糊,上级也没法把质量关,便也只好马马虎虎。

    后来才知道,那时候许多数字都是假的,比如稻谷亩产十三万余斤甚至二十余万斤。有爽直的人说了大实话:编的,假的,骗人的!于是“观潮派”“秋后算账派”“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满天飞,大家噤若寒蝉,都不说话了。

    70年代末对戏剧的渴望竟如60年代初想饭吃的那种饥饿感。不托人买肉买鱼买米而托人买戏票。这是向文明的跃进,应当标入青史呵。

    我一向疲劳过度会失眠,一次例外。从铁梯爬上司幕间,在一平方米的小屋里不敢坐下,怕会睡着。眼看只剩一场戏,想略松弛一下腿脚肌肉,不料一瞬间便入睡了,没人关大幕。自己感到问题严重,马上主动写了检查。领导算是相当宽容,没有追究政治责任。

    又一次,装台时去楼座观看布景的光色效果,竟在楼座上睡着了。我在叫喊声中惊醒,剧场大门又已经锁上,我懵头爬上围墙呼的便跳出去。第二天看那围墙,啊,我非常吃惊,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翻过围墙去的。

    想起当年的事觉得堪悲又好笑,遂作词一首自嘲:

    趣事趣事何其多,恍恍惚惚经历过,是梦是实也难说;

    日久天长难忘却,事过境迁留沉疴,且作回忆与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