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带雨的云文集 > 难忘怀的大学除夕夜

难忘怀的大学除夕夜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五十余年一晃而过,都是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辈了。值除夕临近之际,遥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幸福长寿!

    那些年的除夕夜是很难忘的,好几个除夕都和同学们一起过,第二天清晨才赶回家给老祖母拜年,给父亲拜年。

    学校的除夕,除了年夜饭还有多项娱乐活动,玩得非常开心。几个除夕里,印象最深的又是包饺子的那年。

    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一大批北方同学并入我校建立学院。建院的第一个除夕,北方同学发起自己包饺子。除酒菜,最后自己包饺子。

    南方同学并不喜欢吃饺子,也不会包,但觉得新鲜,都赞成用这特别形式欢迎“新鲜血液”

    食堂的老三师傅们准备了揉好的面团和饺子馅。那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年夜饭,团团围住饭桌,像北方的家庭,兄弟姐妹们一起投入,边包饺子边说笑打趣,没有忧愁只有欢乐。

    不是饺子好吃,而是大家在一起自己包自己吃,有种特别的情调和气氛,比哪一年都吃得有味,所以令人难以忘怀。颇似现在的“自助餐”也许是大学“自助餐”的首创吧。

    会包的不会包的,全把手洗了又洗,然后擀皮的擀皮,包馅的包馅,摆弄的摆弄,运送的运送,也有的不敢包怕包坏,只在边上作模作样,咋咋呼呼凑热闹,或变换花样包成不同的形状。

    北方来的新同学主动到各桌当技术指导。叶同学是我们的中当然主角,他一向能干。他经历丰富,几乎什么事都懂,事事主意多、办法好,包饺子中也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他年岁稍大些,像个大哥哥一般。只是后来他没有和我们坐在一个教室,也没有和我们一起走上工作岗位,那是过去时代的悲剧。

    那次包饺子赶上了时代,是真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大多都不足二十岁,年轻人总是喜欢标新立异。于是大多数之外,便有了圆的、扁的、不圆不扁的,三角的

    样子并不怎么好,北方人会觉得好笑,可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自然喜欢。有些煮过后成了肉末面片汤,混杂在一起,也觉得好吃。

    这是空前绝后的一次,回忆起来余味无穷。此后的日子便总是坎坎坷坷,惊涛骇浪,虽然美味,却再也没有了那般轻松愉快的心情。

    饭厅放送着优美和热烈的音乐,还有祝贺讲话。餐厅里欢声笑语一片,嘻笑声、说话声、敬酒声、猜拳声、呼叫声、嬉戏打闹声。

    老院长来食堂看望了大家,祝“孩子们过年好”要同学们吃得饱饱的。老院长非常激动,激动得又呼起了口号。这是那个时代的,更是老院长个人的特点,他一高兴便要激动,便要口号声不断,有时候还老泪纵横。

    老院长是个很有成就和威望的老戏剧家,曾有过“北熊南田”之称。他热情,平易近人,在院子里遇见同学时常常是他先打招呼。学生叫他一句院长,微微的点个头,他会连连弯腰和同学说话,频频的说:“孩子们好,同学们好!”

    吃过饺子后大家便去游艺室,那里张灯结彩。有人下棋,有人抛圈和钓鱼,有人猜谜,有人打扑克。喜欢跳舞的则在蓝盈盈的舞室,随着时而柔美时而激荡的旋律节奏翩翩起舞。

    春节期间约好一起去向老师和师娘拜年,去当地同学的家里玩。

    去过一次玉佛寺旁的李同学家,在玉佛寺木栅栏外看了一会儿寺里的香烟缭绕,佛的弟子们正虔诚的燃烛点香,求签跪拜。

    李同学的妈妈特地做好了吃的点心接待,还记得那最好吃的是油炸元宵,它最符合我的爱好:甜、香、酥、粘、脆,不记得吃了几个。伯母大概怕同学们拘谨,做好点心便走开。大家都没有客气,印象里是全吃光了。

    那时的人很节俭,不像现在,去餐厅或歌厅舞厅消费。没有钱,即便有钱,也不敢那般“奢侈”有几位同学,期末考试后最大的享受是各人买一副大饼油条,自己奖励自己,就算是庆祝学年圆满成功的“大宴”了。

    年初去过徐老师家,一进门我们便先向老师和师母拜年。徐老师比上课时随和许多,端来饺子要大家吃。因为他年纪大些,平日里也较严肃,同学们显得有些拘谨,好像没有吃。

    老师给我们讲了画画的事,比平日生动很多。那个年代上课时多是讲的思想和政治,讲“真实”“现实主义”“忠实于生活”怕我们落入纯技术观点“歧途”走“白专道路”只有这样随便的时候,老师才会随意的讲技术经验。

    那时代的画风很拘谨,拘谨于生活真实,略略洒脱些便会当成歧途嫌疑。

    班主任陈老师家便很随便了,大家一点也不客气。当时老师还单身,同学们竟几乎把他可吃的全要出来了。

    一次去另一女同学家,男同学李来晚了在门外大声的嚷叫。他不好意思叫女同学的名字,竟不断的嚷叫另一男同学。

    居委会的人觉得奇怪,告诉他这屋里不住这个姓的,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帮把门叫开。大家逗趣了他一阵。50年代初的同学们没有现在开放。

    即便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年代,也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美好回忆,留在我们心间深深处,是非常有特点的年代。回忆中写下几句留念:

    欢除夕,庆建院,欢声笑语一片片;

    包饺子,过除夕,数百学子大团圆。

    你擀皮,他包馅,热气腾腾声满园;

    彩灯耀,乐声绕,其乐融融难语全。

    有通途,有险阻,道路坎坷何能免;

    且忘忧,且记乐,苦辣酸甜全在天。

    荏苒间,五十載,人生弹指一挥间;

    忆往昔,念今日,遥望远祝皆康健。